此是厥阴之血,既养其胎,少阳之火,虚而上逆。乃乌梅者,取其味酸,可以收敛虚邪;而木香者,取其辛香,可以辑和荣气。
若概以之治瘵,则恐不能。善调之,则根固而叶荣。
此方甚好,勿妄传。时发惊悸,心之证也。
当归、熟,养阴之品也。通利之后表里气血皆承顺矣,形质虚弱,而大便秘结,不堪下者,用蜜熬滴水成珠,捻作枣子状,用鸡翎为心,少粘皂角末,纳入谷道中,病患以手急抱即出之,便随通矣。
若里邪作实,则令人痞、满、燥、实、坚全俱。 余曰∶妇人无病容,单下白者,责之湿热下注。
下焦者,阴血所居,阳邪入之,故令尿血。是方也,海石之咸,可以软顽痰。